2020年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常亚静

发布时间:2020-09-21 浏览量:91314


扎根建桥一线的“80后”女总工



常亚静同志1983年7月生于北京,2006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一毕业就投入到高速公路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先后参与了北京市机场南线、北京朝阳路改扩建、四川震后重建北京援建什邡广青公路工程、未来科技城温榆河大桥等工程建设。担任过项目部技术员、项目技术质量部部长、项目总工、公司总部技术质量部部长等职务,从工程一线技术管理工作到公司机关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开发、组织工程评优等工作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拟建项目省道S374 线霞山百蓬至麻章田寮村段改建工程(湛江大道) 位于湛江市西侧,是湛江 市规划的“一环九射”快速路系统中“一环”的重要组 成部分。项目起于湛江市霞山区百蓬百儒片区,止于麻章片区,路线由南向北依次经过霞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赤坎区、麻章区、遂溪县,是连接以上各个区县和临港工业园、麻章工业园的重要通道。湛江大道是湛江规划干线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赤坎、霞山片区与麻章组团及临港工业园组团连接起来,并通过渝湛高速连接线和 G325国道与渝湛、广湛高速公路网联系,是湛江市西北方向与北部湾经济区其他城市对接的重要出口通道。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承担部分麻章、赤坎、霞山区域临港工业园的交通需求,分流人民大道、椹川大道等南北通道的交通压力,加强湛江市南北向的快速交通联系,对促进湛江市西部各片区及市中心城区的开发建设,实现湛江市的战略规划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亚静同志现任湛江大道路基工程第二标段项目总工,主管技术和质量工作,深入一线,为湛江大道的建设贡献力量。

一、智慧建造,创新能手

在过去的工作历程中,常亚静参与研究了大直径管桩(小型沉井)自平衡下沉施工技术等7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和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科研成果,还有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多次参与桥梁标准的编制,先后荣获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奖,技术成果等荣誉。

自从她来到湛江大道项目担任总工后,她没有躺在功劳簿和以往科技成果上吃老本,而是调转研究方向,从事BIM+智慧工地在桥梁路基工程和项目管理上的应用研究工作。BIM技术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在房屋建设工程中已经运用的比较成熟,可是在桥梁路基工程中,BIM技术应用还少有先例,常亚静带着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成立了BIM小组,一头扎进了BIM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去,刚开始,研究小组对BIM技术一头雾水,他们“外邀内挖”,一方面通过邀请相关专家为大家讲授相关知识,一方面通过内部挖掘,从项目内部挖掘出几个对BIM技术有初步研究的大学生组建技术团队,就这样从无到有,一步步把项目部的智慧工地平台搭建起来,目前项目桥梁模型已经初具规模,质量管控、安全管控、物料管控等已经成功实施,实现了项目工程智慧化、信息化管理。另外,技术小组还协助综合办公室实现公文线上流转、用章线上审批等功能,极大提高了项目内部管理效率。

二、技术落地,现场总工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场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我们搞研究决不能只搞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常亚静经常对研究小组的同事们说。智慧工地平台初步运用时,需要数据支撑,项目上有一些人嫌上传数据麻烦,总感觉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量,不愿意使用,还有一些老同志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利索,更别谈使用应用软件了,面对这种情况,常亚静邀请软件公司给大家讲解软件使用,安排小组成员下工地教老同志使用平台软件,牵头成立智慧工地管理小组,从每个人部门里面制定专人作为信息管理员,负责本部门信息上传应用工作,还制定了详细的奖惩措施,在一套组合拳后,项目智慧工地平台应用逐步走上正轨,在实践中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新技术要推广,老技术要严谨。常亚静常说,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按图索骥”,要做一名现场总工,从现场出发,发现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常亚静的严格在工地上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她在现场发现部分未使用钢筋因防护不到位导致钢筋生锈变形,现场施工人员习以为常,可是常亚静却发了火,她对施工人员说,很多工程问题都是从细小问题演变而成,桩基的钢筋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大桥的质量。在她的要求下,生锈变形钢筋停止了使用,现场的钢筋也都重新做了防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常亚静心里清楚,唯有严字当头,解决好现场施工中的“蚁穴”问题,我们的工程质量才能有所保障。

三、敬业奉献,党员模范

常亚静是北京人,她已经在路桥建设基地奋斗了12个年头,长期与北京的亲人分居两地,而且工作繁忙、条件艰苦,但是她从未因此有过任何抱怨,而是哪里有需要她就义无反顾、毫无条件地奔赴哪里。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期间,她义无反顾地去四川参加了灾后援建工作,一去就是好几年。“如果不去参加援建工作,我不会成长这么快,而且眼界也不会有现在的宽广,可能就是安安稳稳在项目岗位上踏实工作。”常亚静这么说。援建那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了大局意识,真正去实践了“奉献”,为灾区人民做一些事情。今年春节期间,为了充分利用施工黄金期,项目部决定春节“不打烊”,继续24小时“三班倒”加班加点施工,常亚静又主动提出来要留守工地参与到一线建设,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奉献的背后是敬业精神,常亚静是个对待工作极其负责的人。有一次,她夜里从工地回来正准备下一阶段技术资料时,突然一时想不起此前经过多次变更地技术交底数据是否为最终版本。尽管当时已是后半夜,但她仍然又赶到现场,向作业队长当面确认此前技术交底情况。最终经核实,该组数据没有问题。面对队长“我在现场一直盯得死死的,你明天再确认也不碍事”的劝解,常亚静用“不行,要不然我一晚上都睡不踏实”来回答他。

常亚静,一个常年扎根外埠一线的“80后”女总工,正在用拼搏勤奋、刻苦钻研书写着灿烂的青春年华。


  • 1
  • 2
  • 3
  • 4
  • 5